- 李均锋;邱艳芳;张弘;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在全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2016年,巴塞尔委员会依据第三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结合普惠金融有关核心原则调查成果,编制了《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应用指引》(《指引》)。《指引》梳理回顾了29条核心原则中19条普惠金融相关原则,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监管匹配性原则,对从事薄弱领域金融服务的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管,也涉及消费者保护、反洗钱、金融反恐等内容。《指引》强调机构间应当加强合作,制定明确、匹配的规则,减少监管重叠、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对于承担发展普惠金融职责的监管机构,要考虑金融排斥对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带来的潜在风险,将普惠金融发展政策与适当的消费者保护政策措施相结合。《指引》的出台,旨在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适应金融机构服务金融薄弱领域过程中产品、服务和渠道的变革与创新。
2017年02期 No.62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杨博;
本文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供给侧——银行小微贷款,从小微贷款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出发,结合国内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梳理了信贷配给、外部监管约束以及银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GMM模型,借助115家城商行2011年到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量化分析了小微贷款的结构特征以及"小银行优势"理论对国内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小微贷款具有明显异质性,占比高的银行反而有明显的风险抑制能力;小额化的小微贷款监管政策需要银行具备足够的小额客户基数,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现有贷款技术条件下,合理占比的信用和保证类小微贷款不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的压力;目前大多数城商行网点的资产规模并未对小微贷款的风险承担造成明显压力。监管部门可适当考虑根据银行异质性,按照小微贷款占比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监管要求;要推动银行小微贷款的小额化和分散化,除资本计量优惠外,还应出台更多的鼓励措施;应通过改进银行小微贷款技术,来缓解放宽担保方式对关系型贷款风险承担因素的约束。
2017年02期 No.62 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下载次数:57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 ] - 周科;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面临瓶颈和挑战。对于银行的目标取向和小微企业的特性需求存在的差异,是应该施加行政化惩罚措施还是采取市场化激励引导,在方法论上存在分歧。本文在分析银行定位和影响面后认为,银行的容忍度较低,从事的业务要求风险可控;而小微企业整体风险程度高、不良影响显著且内部差异性大。这使得银行定位与目标企业客群的特性出现错位。此外,银行贷款的收益未必能匹配成本,业务却易受内审外查和质疑,银行机构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待激发。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有序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化解上述矛盾。为此,应从打造金融分层体系、培育良性外部环境、树立成本收益原则等方面着手,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本的长效发展机制。
2017年02期 No.62 3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326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 ] - 吴俊霖;
本文基于欧拉投资方程模型和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选取了2007年—2015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国有中小企业相比,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于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更为显著。
2017年02期 No.62 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2751 ] |[引用频次:103 ] |[阅读次数:2 ] - 熊启跃;王书朦;
2012年以来,瑞典、欧元区、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了"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政策并未完全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通胀的既定目标,相反却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本文对总部位于"负利率"地区的23家大型银行的净息差变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净息差逆势上升的6家银行采取了在"负利率"以外地区配置高比例资产、注重对高收益贷款和低成本存款的争揽以及加大期限错配力度等策略。当前,中资大型银行也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困境,其集中体现为资产地域集中度高、存放央行规模较大、公司贷款持续下降等问题。中资大型银行应借鉴国际经验,从加强海外高息差地区的资产布局、优化境内业务资产负债结构、扩大交易和手续费佣金收入占比等方面入手,以有效应对净息差的持续收窄。
2017年02期 No.62 6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106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程华;程伟波;
新经济包含多个门类,横跨三产,包括带有高人力资本投入、高技术含量、相对创新的业态或商业模式、更高的生产效率等特点的技术、产业和经济活动,都可以看作是新经济的范畴。新经济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将面临新机会、新竞争、新模式、新风险,并将因此推动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创新的步伐。商业银行应从"聚焦新经济的发展机会、打造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平台、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转变风险管理理念与风险防控机制、提升跨界经营能力"五个方面推动发展转型,以更好地把握新经济带来的机会,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和风险。
2017年02期 No.62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1342 ] |[引用频次:101 ] |[阅读次数:1 ] - 周治富;
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一个改革时期所形成的结果自然成为后一个改革时期的逻辑起点和约束条件。因此,对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演变历程进行大历史和长周期考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本文试图建立统一的制度分析框架,梳理建国以来至今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动向。分析表明,我国二重性质的社会结构和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是最初形成垄断均衡金融制度的根源;而地方间经济竞争与抢夺金融资源、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民营经济的崛起与内生性金融的成长等因素,则正在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由垄断走向垄断竞争。展望未来,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主基调;金融机构准入的市场化以及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两条主线。
2017年02期 No.62 9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583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正>国际组织1.巴塞尔Ⅲ改革即将完成2017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主体,中央银行管理和监管领导小组,在完成巴塞尔委员会危机后监管改革方面取得了进步。然而,特定工作的完成尚需时日,这项仍待完成的工作包括在中央银行管理和监管领导小组评审建议之前,确保框架的最终校准。中央银行管理和监管领导小组原计划在1月初举行的会议也因此延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希望该
2017年02期 No.62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金融监管研究》是由中国银监会创办和主管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金融监管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成果,旨在传播金融监管思想,提升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水平,扩大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政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金融监管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目前,《金融监管研究》发行量约为1.5万本,被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评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17年02期 No.62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